国产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_嫩草av91_999黄色片_久久亚洲精品综合_公交车上嗯啊_日本在线观看www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最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原因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十二篇)

最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原因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十二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3-20 19:08:54
最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原因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十二篇)
时间:2024-03-20 19:08:54     小编:zdfb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原因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篇一

一、教学目的: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义和团的兴起、八国联军入侵、八国联军的滔天罪行、《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二、重点和难点:《辛丑条约》及其对中国社会的严重危害

导入??新课:21世纪的钟声敲响时,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地提高,以至于有人说21世纪将是中国的世纪;而在20世纪的钟声敲响时,帝国主义发动了第五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那么,帝国主义为什么要发动这场战争呢?这场战争给灾难深重的中国又带来了怎样的危害呢?(板书课题)

一、?八国联军的入侵:

1898年,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哪些租借地和势力范围?)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深入,中国出现了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

1、入侵的目的:扑灭义和团的反帝斗争,扩大对中国的侵略

2、八国联军的入侵:

(1)组成:

(2)路线:大沽-天津-北京

1900年6月,英、美、法、俄、德、意、日、奥八国组成侵略联军,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从天津租界出发,向北京进犯、由西摩尔率领的侵略军,沿途遭到义和团和清军的阻击,。乘火车从天津到北京只需几个小时的路程,侵略者费了四天的时间才走了全程的一半--到达廊坊车站。6月14日,义和团攻进这座车站,杀死侵略军多人。几天以后,义和团再向据守在廊坊的侵略军猛攻,歼敌几十人。侵略军被迫撤退到杨村车站,又遭到义和团的狙击,死伤几十人。侵略军沿运河向天津逃命,直到26日,才在俄国援军的帮助下,逃回天津租界,死伤三百人。后来西摩尔回忆这件事说:"义和团所用设为西式枪炮。则所率联军必全体覆没。"当西摩尔联军在廊坊受阻时,八国联军30多艘军舰准备进攻大沽炮台,联合舰队向大沽守将罗荣光发出最后通谍,威迫中国守军交出炮台。罗荣光严词拒绝。侵略军向大沽炮台发起进攻,罗荣光率部英勇抵抗,敌人死伤260多人,击沉击伤敌舰6艘,6个小时之后,大沽炮台失守,天津门户被打开。侵略军增兵至2万人左右,大举向天津进犯,义和团猛烈的打击敌人,在战斗中,守卫天津的将领聂士成阵亡,天津很快陷落。大沽炮台失守的消息传到北京后,6月21日清政府被迫宣战。在北京,义和团民向东交民巷的外国使馆发动猛烈进攻,烧毁比、奥、荷、意四国使馆。清政府虽然向各国宣战,但是没有真正抵抗的决心。慈禧太后很快就下令停止攻击使馆,继而派人给使馆送去米面、蔬菜、瓜果等物品。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仓皇出逃。9月下旬,德国元帅瓦德西任联军总司令,增兵至10万,继续扩大侵略。

二、?八国联军的罪行

1、屠杀:在天津,侵略者在位于市中心的鼓楼架起大炮,对准逃难群众猛轰,在帝国主义的屠杀下,整个天津城内,"但见死人满地,房屋无存。"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进行了更加疯狂的屠杀,很多地方"尸骨堆积如山",无数家庭"虚无一人,而遗尸未殓, 出户外",东北地区俄国的屠杀情况见书。

2、劫掠:除课本所举例子外,补充:八国联军在占领北京后,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天,钦天监的古铜天文仪器被德法瓜分,他们洗劫了堆满金银翡翠和历朝宝物的皇宫、颐和园、三海,抢劫府衙库款。各处库款,所失约6000万两。大量珍贵的文物图书(包括《永乐大典》在内)的各种珍贵的图书损失达4万多册。侵略军以搜捕义和团为名,"三五成群,身挎洋枪,手持利刃,在各街巷挨户踹门而入。卧房密室,无处不至,翻箱倒柜,无处不搜。凡银钱、钟表、细软值钱之物,劫掠一空,谓之扰城。稍有拦阻,即被戕害。"联军统率瓦德西说:"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细数目将永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据估计损失约为10亿。

3、焚烧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各国提出《议和大纲》12条,并声称这些条件无可更改,强迫清政府接受,慈禧太后见对列强不把她当做"祸首"加以惩办,感到大喜过望,为继续保存清政府而感到庆幸,满意地批准了这个条约,并厚颜无耻地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1、?时间:1901年

2、?内容:经济上:赔款

政治上:划定……清政府保证严禁……

军事上:拆毁……

3、危害:

《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丧权最多、对中国社会危害最大的条约??涨熬薅畹呐饪睿滓苁勾?0亿两,相当于清政府年财政收入的12倍,这是清政府财政的沉重负担。因此战后清政府为了弥补财政亏欠,不得不大量借外债来偿付赔款。这些外债往往附有苛刻的条件,从而使中国经济命脉掌握在帝国主义列强的手中。清政府的财政收入除田赋外,几乎全部被帝国主义列强所控制。这些赔款又被清政府层层转嫁到人民头上。条约签订后,江苏上交的钱税每年增加250万两、四川增加220万两、广东增加200万两。关于划定使馆界、拆毁炮台及在军事要地驻兵的规定,使从渤海湾到北京城的通道完全处于帝国主义直接的军事控制之下,从此北京大门洞开,大大便利了帝国主义的军事侵略。总之《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实际上变成了洋人的朝廷,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从此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列位,你道今日中国还是满洲政府的吗?早已经是各国的了。那些财政权、铁道权、用人权,一概拱手送与洋人。洋人全不要费力,要怎么样,只要下一个号令,满洲政府就立刻奉行。中国虽说未曾瓜分,其实已经瓜分数十年了。"

章炳麟讽慈禧七十生辰"今日幸颐和,明日幸北海,何日再幸古长安?亿万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五十割交趾(越南),六十割中国台湾,七十更割辽东地,廿余省版图渐蹙,预期万寿祝疆无。"

练习:近代中国是怎样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原因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篇二

?重点难点

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是本课的重点。义和团的发展壮大,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列强在华的利益,引起了外国侵略者的极大仇视和恐慌。帝国主义列强一面向清政府施加压力,令其对义和团运动进行镇压,一面直接出兵疯狂绞杀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八国联军侵华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充分暴露了帝国主义列强的凶恶本质。

《辛丑条约》是本课的又一重点。通过《辛丑条约》,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了又一次骇人听闻的经济掠夺,并使清朝的都城置于帝国主义的武装控制之下。清政府已成了帝国主义列强的忠实走狗,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是本课的难点。学生通过对史实的了解,必然形成初步的认识,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独特见解或论点,并结合史实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论证,努力使认识提升到理性高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阅读本课图片和历史文献资料,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播放有关的音像资料,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对侵略者的憎恨之情。

2.指导学生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进行对比分析,进行知识的横向联系,以深化学生对《辛丑条约》危害性的认识。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发表自己独特见解或论点,并结合史实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论证。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法建议

1 “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p>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深入,一些外国教会也猖狂地欺压中国人民。从1898年起,活跃在山东的民间组织义和团,掀起了反帝爱国运动。上面的歌谣就是当时传唱的。帝国主义列强对义和团的迅猛发展感到恐慌,拼凑起八国联军发动了侵华战争。

讲述本课前,教师先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说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然后阅读课文提示,了解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甲午中日战争以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深入,一些外国教会也猖狂地欺压中国人民。从1898年起,活跃在山东的民间组织义和团,掀起了反帝爱国运动。上面的歌谣就是当时传唱的。帝国主义列强对义和团的迅猛发展感到恐慌,拼凑起八国联军发动了侵华战争。

2.讲述“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强调义和团和部分清军取得廊坊狙击战的胜利,挫败了西摩尔联军进犯北京的计划,沉重打击了侵略者的气焰,粉碎了所谓“西方军队无敌”的神话。义和团在阻止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19xx年8月北京陷落,慈禧太后挟光绪帝西逃,这是继四十年前(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之后,北京城又一次为列强所占领。(建议复习比较北京两次被列强占领的史实)

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充分暴露了帝国主义列强的凶恶本质。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列强是中国人民最凶恶的敌人。课文中的小字叙述八国联军在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教师不必补充内容,可指导学生阅读,进一步认识侵略者的强盗面目。另外,课文中《在八国联军炮火下燃烧的北京城》《八国联军杀害义和团团员》插图及瓦德西的一段话,为学生了解八国联军的侵华暴行提供了形象资料,讲述时应注意使用,使学生有较直观的认识。(有条件的学??梢圆シ庞泄氐囊粝褡柿希由钛挠∠螅?/p>

3.“《辛丑条约》”一目是本课的又一重点。教师应提醒学生,同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的国家,除出兵中国的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之外,还有比利时、西班牙、荷兰三国,共十一国。

教师应讲明两个问题:(1)《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条约的主要内容,教材列举了四点,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四个方面归纳记忆。第一,经济上,“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保”。第二,政治上,“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第三,军事上,“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第四,外交上,“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不准中国人居住?!蓖ü缎脸筇踉肌?,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了又一次骇人听闻的经济掠夺,并使清朝的都城置于帝国主义列强的武装控制之下,最终确立了清政府为帝国主义列强忠实走狗的地位。指导学生看《辛丑条约签订的情况》插图,以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但不作为要求。

(2)《辛丑条约》给中国造成的严重危害是本课的难点。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通过对条约主要内容进行分析,而后再指导学生对《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进行对比分析,以深化学生对《辛丑条约》严重危害性的认识。

4.本课教学内容完成之后,可以简单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进行列表归纳,结合活动与探究1进行小结指出: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已经完全沦为列强的半殖民地。

练一练

下列各条款不属于《辛丑条约》的是

[??? ]

a.赔款2亿两白银

b.拆毁大沽炮台

c.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活动与探究

1.议一议:《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有人指出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这种说法是否有道理,为什么?

2.谈一谈:《辛丑条约》中的划定使馆界,与今天的使馆区有何不同?

知识介绍

克林德碑

八国联军向北京进犯时,作恶多端的德国公使克林德在北京东单被清兵击毙。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外国侵略者以此为借口,强迫清政府向德国政府公开道歉,并为克林德修建一座纪念碑。清政府被迫答应这一无理要求,在崇文门用大理石修筑了一座牌坊式的纪念碑,并在上面刻着“为国捐躯,令名美誉”等字样。这是中国的奇耻大辱。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国战败而告终,中国成为战胜国之一,北京人欣喜地拆毁了克林德碑。后来,他们把拆下来的牌坊移到中山公园,重新修好,改为“公理战胜”碑。新中国成立后,在1953年召开的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上,为表彰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所作的贡献,决定将“公理战胜”碑改为“保卫和平”碑。

活动课?? 列强侵华史综学习

模拟时事报道——侵略与反抗

1840年,英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五千年文明古国从此惨遭帝国主义列强铁蹄的蹂躏,四万万中国人民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为了民族的生存和尊严,为了中华的崛起,中国人民前赴后继,不屈不挠,谱写了一曲曲悲壮激越的近代史诗。请你作为一名记者,穿越时光隧道,回到一百多年前的今天,将你见到的这幅交织着腥风血雨,凝聚着亲仇爱恨的历史画卷告诉世人。“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请用你的这正义之笔,将侵略者的残暴和丑恶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把中国人民的不屈反抗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吧!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搜集、选择、整理近代帝国主义侵华和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图片、实物、史料,培养学生想象思维和分析、比较、归纳能力。

2.通过模拟时事报道,加深对中国近代屈辱史、抗争史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表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时事报道的交流、展示、评比,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4.通过撰写时事报道的全过程,培养学生感悟历史,增强爱国主义的情感。

二、活动程序

1.分工选题:全班分成若干组,每组负责教科书第一单元一节课内容,选出正副组长。每组选定一项专题。(若不设组亦可,由学生按其所好选题,使学生更有自由发展空间)

2.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博物馆,了解有关近代列强侵华的图片、实物、史料;考察有关近代反抗与斗争的历史遗迹;观看影视《林则徐》《火烧圆明园》《甲午战争》等作品,在拥有第一手资料的前提下,对图片、实物、材料、遗迹等历史画面进行合理的想象,在想象的基础上写出一篇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束期间的帝国主义侵华或中国人民反抗的时事报道。

3.阅读《林则徐》《鸦片战争》《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中国近代战争史》等书籍,撷取有关片段,写成时事报道。

4.将写成的报道按标题、作者、撰稿时间、内容、评价的要求在小组交流,由小组选出若干篇到班级评比。5.按约定的评分标准,用全班投票的方式评出优秀作品一、二、三等奖。

6.把获奖作品编制成图文并茂的《“侵略与反抗”时事快报》的墙报。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原因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篇三

第四节?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教学目的: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义和团的兴起、八国联军入侵、八国联军的滔天罪行、《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二、重点和难点:《辛丑条约》及其对中国社会的严重危害

导入??新课:21世纪的钟声敲响时,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地提高,以至于有人说21世纪将是中国的世纪;而在20世纪的钟声敲响时,帝国主义发动了第五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那么,帝国主义为什么要发动这场战争呢?这场战争给灾难深重的中国又带来了怎样的危害呢?(板书课题)

一、?八国联军的入侵:

1898年,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哪些租借地和势力范围?)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深入,中国出现了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

1、入侵的目的:扑灭义和团的反帝斗争,扩大对中国的侵略

2、八国联军的入侵:

(1)组成:

(2)路线:大沽-天津-北京

1900年6月,英、美、法、俄、德、意、日、奥八国组成侵略联军,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从天津租界出发,向北京进犯、由西摩尔率领的侵略军,沿途遭到义和团和清军的阻击,。乘火车从天津到北京只需几个小时的路程,侵略者费了四天的时间才走了全程的一半--到达廊坊车站。6月14日,义和团攻进这座车站,杀死侵略军多人。几天以后,义和团再向据守在廊坊的侵略军猛攻,歼敌几十人。侵略军被迫撤退到杨村车站,又遭到义和团的狙击,死伤几十人。侵略军沿运河向天津逃命,直到26日,才在俄国援军的帮助下,逃回天津租界,死伤三百人。后来西摩尔回忆这件事说:"义和团所用设为西式枪炮。则所率联军必全体覆没。"当西摩尔联军在廊坊受阻时,八国联军30多艘军舰准备进攻大沽炮台,联合舰队向大沽守将罗荣光发出最后通谍,威迫中国守军交出炮台。罗荣光严词拒绝。侵略军向大沽炮台发起进攻,罗荣光率部英勇抵抗,敌人死伤260多人,击沉击伤敌舰6艘,6个小时之后,大沽炮台失守,天津门户被打开。侵略军增兵至2万人左右,大举向天津进犯,义和团猛烈的打击敌人,在战斗中,守卫天津的将领聂士成阵亡,天津很快陷落。大沽炮台失守的消息传到北京后,6月21日清政府被迫宣战。在北京,义和团民向东交民巷的外国使馆发动猛烈进攻,烧毁比、奥、荷、意四国使馆。清政府虽然向各国宣战,但是没有真正抵抗的决心。慈禧太后很快就下令停止攻击使馆,继而派人给使馆送去米面、蔬菜、瓜果等物品。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仓皇出逃。9月下旬,德国元帅瓦德西任联军总司令,增兵至10万,继续扩大侵略。

二、?八国联军的罪行

1、屠杀:在天津,侵略者在位于市中心的鼓楼架起大炮,对准逃难群众猛轰,在帝国主义的屠杀下,整个天津城内,"但见死人满地,房屋无存。"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进行了更加疯狂的屠杀,很多地方"尸骨堆积如山",无数家庭"虚无一人,而遗尸未殓, 出户外",东北地区俄国的屠杀情况见书。

2、劫掠:除课本所举例子外,补充:八国联军在占领北京后,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天,钦天监的古铜天文仪器被德法瓜分,他们洗劫了堆满金银翡翠和历朝宝物的皇宫、颐和园、三海,抢劫府衙库款。各处库款,所失约6000万两。大量珍贵的文物图书(包括《永乐大典》在内)的各种珍贵的图书损失达4万多册。侵略军以搜捕义和团为名,"三五成群,身挎洋枪,手持利刃,在各街巷挨户踹门而入。卧房密室,无处不至,翻箱倒柜,无处不搜。凡银钱、钟表、细软值钱之物,劫掠一空,谓之扰城。稍有拦阻,即被戕害。"联军统率瓦德西说:"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细数目将永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据估计损失约为10亿。

3、焚烧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各国提出《议和大纲》12条,并声称这些条件无可更改,强迫清政府接受,慈禧太后见对列强不把她当做"祸首"加以惩办,感到大喜过望,为继续保存清政府而感到庆幸,满意地批准了这个条约,并厚颜无耻地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1、?时间:1901年

2、?内容:经济上:赔款

政治上:划定……清政府保证严禁……

军事上:拆毁……

3、危害:

《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丧权最多、对中国社会危害最大的条约??涨熬薅畹呐饪?,白银总数竟达10亿两,相当于清政府年财政收入的12倍,这是清政府财政的沉重负担。因此战后清政府为了弥补财政亏欠,不得不大量借外债来偿付赔款。这些外债往往附有苛刻的条件,从而使中国经济命脉掌握在帝国主义列强的手中。清政府的财政收入除田赋外,几乎全部被帝国主义列强所控制。这些赔款又被清政府层层转嫁到人民头上。条约签订后,江苏上交的钱税每年增加250万两、四川增加220万两、广东增加200万两。关于划定使馆界、拆毁炮台及在军事要地驻兵的规定,使从渤海湾到北京城的通道完全处于帝国主义直接的军事控制之下,从此北京大门洞开,大大便利了帝国主义的军事侵略。总之《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实际上变成了洋人的朝廷,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从此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列位,你道今日中国还是满洲政府的吗?早已经是各国的了。那些财政权、铁道权、用人权,一概拱手送与洋人。洋人全不要费力,要怎么样,只要下一个号令,满洲政府就立刻奉行。中国虽说未曾瓜分,其实已经瓜分数十年了。"

章炳麟讽慈禧七十生辰"今日幸颐和,明日幸北海,何日再幸古长安?亿万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五十割交趾(越南),六十割中国台湾,七十更割辽东地,廿余省版图渐蹙,预期万寿祝疆无。"

练习:近代中国是怎样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原因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篇四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案

(总第5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反帝史实;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基本史实;掌握《辛丑条约》的签订、内容及危害。

2.综合对比《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分析《马关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综合归纳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的过程,提高分析对比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本课中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到这是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对外侵略掠夺空前野蛮、残暴的殖民战争,中国人民不会忘记19xx年的国耻与国难;中华民族有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义和团的英勇抵抗,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是阻止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

[学习重点]???? 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辛丑条约》。

[学习难点]???? 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阅读教材p20导入框和正文第一段,回答:

1)义和团兴起的时间、地点、发展状况、斗争矛头、性质?

2)八国联军的名称、侵华时间、总司令、进犯路线、重要战役?

2、阅读教材p20正文第二段及小字材料说一说:八国联军在中国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清政府又是如何表现的?导致了什么后果?

3、熟练掌握:《辛丑条约》签订的时间?国家?主要内容?

(二)合作探究:

1、我的问题:

交流结果:

2、我们的问题:

交流结果:

3、老师的问题:

1)《辛丑条约》签订后,有人指出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2)《辛丑条约》中的划定使馆界,与今天的使馆区有何不同?

(三)拓展延伸: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归纳:中国是怎样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国家的?原因有哪些?我们应该怎样做?

条约名称?签订时间?主要内容?影? 响

(四)系统总结:知识建构

原? 因????? 经?? 过???? 结?? 果????????? 影?? 响

(五))巩固训练:参见《新课程同步学习与探究》

(六)课堂反思:

1、本节课的收获:

2、本节课的不足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原因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篇五

第4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

2、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婕由畹挠跋臁?/p>

重点:八国联军侵华史实和《辛丑条约》的内容;

难点:《辛丑条约》的影响及如何理解清政府是“洋人的朝廷”。

二、自学导读题:

1、战争爆发--------

19世纪末,义和团运动先后在(????? )、(???? )、等地开展,为镇压(?????? )运动,19xx年6月,八国联军两千多人,有英国海军司令(??????? )率领,从(??? )向(??? )进犯。

2、?战争经过

在(???? )、(???? )等地,义和团和清军阻击八国联军;

在(????? ),义和团和清军围攻(????? )和(?????? );

3、?战争结局

19xx年7月,八国联军攻陷(?????? ),8月中旬,攻入(???? )烧杀抢掠;

清政府大臣(???? )与八国签定《???????? 》。

4、《辛丑条约》

时间;???????

内容:

危害――――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

三、精讲点拨:

1、?课本第24页“材料阅读”;

2、?分析《辛丑条约》的内容,每一条款给中国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条款?内容?影响

赔款??增加了人民的负担,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圈地??在使馆区的监控下,清政府的内政外交完全处于洋人的控制之下。

打击人民反抗??中国人民受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清王朝成为洋人的朝廷。

军事??中国在军事上也失去自主权。

课堂检测:

一、?选择题 (学习与检测)

二、?材料解析

(一)、著名作家雨果1861年11月25日在一封信中写到:“在地球的一个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们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是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这个奇迹已不复存在。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一场掠夺。”

请回答:

1、被称为“夏宫”的建筑群指什么?

2、“两个强盗”指的是哪两个国家?

3、“夏宫”被烧是在哪一次战争中?

(二)、学习与检测第11题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原因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篇六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冠县起义和"扶清灭洋"口号的提出。义和团运动的发展。慈禧太后的安抚政策。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爆发。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战斗。八国联军的侵略暴行。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缎脸筇踉肌返哪谌菁捌涠灾泄缁岬难现匚:Α?/p>

2.通过学习义和团运动爆发的背景,使学生认识到:义和团运动是在民族?;涨凹由畹睦诽跫卤⒌模侵泄嗣穹囱蠼潭氛徊椒⒄沟慕峁?,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次伟大的农民反帝爱国运动;通过评价义和团运动,使学生认识到: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加速了清政权的灭亡,促进资产阶级革命力量的发展,震撼了全世界;同时,也说明旧式的农民战争抵挡不住帝国主义的侵略,无法阻止中国在半殖民地的境况中沉沦下去;通过学习《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

3.通过学习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建议

教材地位分析

19世纪末,由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农民阶级掀起了声势浩大的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是一次大规模的农民反帝爱国运动,它挫败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而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重点分析

“扶清灭洋”口号的提出和《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本课重点。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的危急形势下,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严重抉择。义和团这时提出来“扶清灭洋”口号,这是当时中国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尖锐的集中反映,具有朴素的爱国意识,因而能吸引和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向帝国主义侵略势力进行勇猛的冲击。但这个口号带有笼统的排外性质,导致义和团对清政府放松警惕,使义和团运动最终失败?!缎脸筇踉肌返那┒?,使帝国主义勒索到巨额赔款,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贫困和社会经济的凋敝;外国侵略军长期驻扎在中国的战略要地,严重破坏中国主权和国防安全;以武力为后盾的公使团,成为清政府的太上皇;清政府改变了外交机构的地位,使之更适合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需要;禁止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企图摧毁中国人民要求独立自由的民族民主运动,以达到永远奴役中国人民的目的。表现出帝国主义列强侵华的新特点和掠夺本质。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了。所以,“扶清灭洋”口号的提出和《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本课重点。

重点突破方案

对“扶清灭洋”口号的评价,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教材,从当时中国封建思想意识浓厚,尤其在农民头脑中仍占统治地位,而容易丧失对清朝封建统治者的警觉加以分析,认识其盲目排外性。从当时中国社会矛盾激化、斗争的总体高度、主要矛盾及主要方面,来认识“扶清灭洋”口号的实质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

分析《辛丑条约》的危害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与以前的不平等条约的比较,体会到《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

难点分析

清政府对义和团政策的变化是本课难点。这是学生较难完整掌握的一个问题。清政府对义和团政策是随着清政府、义和团、帝国主义列强三方面的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而教材并未写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列强的矛盾这一关键环节。因此,学生在理解这一问题时会有偏差。所以清政府对义和团政策的变化是本课难点。

难点突破方案

分析清政府对义和团政策变化及原因时,教师应指导学生阅读有关材料,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难度适中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原因”,其一是义和团运动的发展及威力,其二是清政府、义和团与帝国主义列强三者关系的变化。

教学设计方案

第八节

重点:“扶清灭洋”口号的提出,《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难点:清政府对义和团政策的变化

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的综合法;教学用具:历史图片、视频资料、动画等。

教学过程?:

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重点是讲原因和”扶清灭洋”的口号。原因可从以下二个方面讲。

(1)历史根源:义和团前身是义和拳,起源于明末清初,是进行反清活动的民间秘密结社组织,活跃在山东、直隶一带,后来形成以农民为主的受压迫民众抗暴自卫的民间秘密组织。鸦片战争后,义和拳即自发地投入反洋教斗争。自甲午中日战争开始,在帝国主义加紧侵华过程中,山东民众深受其害,散布在山东各地的义和拳,便自然地成为广大民众反帝斗争的组织者和领导核心。

(2)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外矛盾激化。外国教会依仗不平等条约所赋予的侵略特权,或勾结地方官员,或胁迫地方官府,横行不法,欺压乡里。清朝地方官员又袒护教会。这在山东又表现得尤为突出。山东除有英、日、德三国在这里激烈争夺外,洋教势力也遍布山东,有教堂1000多处,恣意横行,民怨沸腾。这里首先发生大规模的斗争运动势在必行。

关于“扶清灭洋”口号问题。面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灭洋”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要求。这一口号的提出反映了当时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已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这个口号具有爱国性质和进步意义?!胺銮濉钡暮寤剐璐右搴屯诺奈母嬷屑右苑治觥⑷先稀!兑搴屯鸥姘住分兴担骸氨;ぶ性鹧罂堋?、《马兰村坎字团告示》中说:“扶清灭洋,替天行道,出力于国家而安于社稷,佑民于农夫而护村访”可见,“扶清”的主要含义是扶保中国。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扶清”成为“灭洋”的斗争策略。这在客观上确实减少了义和团运动发展的阻力,易于为人们所接受。但是也同时应看到“扶清”无论在主观上还是在客观上又会使人们丧失对清朝封建统治集团的警觉,尤其是随着义和团运动的大发展,人员成分复杂,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政策由“剿灭”改为“招扶”时,义和团逐渐落入被利用、被控制的圈套,以至于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这也正是“扶清”的必然结局。作为政治性口号,既要有号召力,更要有正确的导向?!懊鹧蟆痹诘笔泵褡迕苁旨馊竦男问葡拢鸬搅斯惴憾泵裰诓渭拥淖饔?。但由于“灭洋”是基于感性认识的口号,而不是基于理性认识的经过科学论证的口号,因而带有笼统的排外性质。

二、义和团运动的发展

通过义和团运动发展的过程来讲清义和团运动发展的原因。从主观上说,义和团虽提出“扶清灭洋”,但在受到镇压时,英勇反抗,没有受“扶清”的束缚。山东、直隶的义和团连克州县,势力席卷京津地区。这是义和团能够发展的主观原因。从客观上说,清政府顺从帝国主义列强的意志,镇压山东兴起的义和团运动。这迫使山东义和团向外发展。随着山东、直隶的义和团汇合,义和团不仅扩大了活动范围,更重要的是扩大了声势和影响。当然比这更重要的是由于义和团的发展,使得清政府不得不改变对义和团的策略,即由“剿杀”改为“把抚”,这就成了义和团运动能够发展壮大,达到高峰的客观原因之一。

清政府改变策略的原因还有:清政府内部的顽固派与帝国主义有矛盾,而在“盲目排外”这一点上与义和团有一致性,这是他们暂时联合的基础,但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存在根本利害冲突,所以这种联合必不久。

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其罪行

首先要讲清楚八国联军侵华的军事行动和义和团以及部分清军抗击八国联军侵略的战斗。从空间上说是三点一线,即北京——天津——大沽口,战斗往往在这三点一线上同时进行,所以学习时要指导学生予以注意。可利用电脑动画讲解。

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共同镇压义和团运动。慈禧太后出逃途中就发布上谕:“此案初起,义和团实为肇祸之由。今欲拔本塞源,非痛加铲除不可。严行查办,务尽根诛”。即下令剿灭义和团。除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共同镇压义和团运动这一主要原因外,声势浩大的义和团运动,为什么会如此迅速地失败呢?要引导学生回忆一下“扶清灭洋”的口号中的“扶清”,正是这一点使义和团丧失了对清政府应有的警惕性,这是造成义和团迅速失败的主观原因。二是八联军占领北京后,分区占领。侵略军在北京犯下骇人听闻的罪行。三是补充史料,使学生明确义和团运动的历史作用,识记对义和团的评价。以下史料可供参考使用。

西摩尔率八国联军第一次进攻北京失败,逃回天津后,曾不得不承认“义和团所用武器设为西式枪炮,则所率联军必全军覆没。”同时,一个美国传教士说:“西摩尔联军的失败,永远消除了惯常被人提出来的那个论点,即一队外国军队,只要组织得好而且武器齐全,就可以在整个中国从这一端到那一端长驱直入,不会遇到有效的抵抗。”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期间,美国人赫德发表文章,说“瓜分对于如此众多的人口,永远也不能期望那是最后的解决办法。骚动、不幸和不稳定会贯穿于以后的世世代代。”“反对各个外国统治者,”“表现出民族情绪的存在和力量。”美国公使在其著作中写道:“世界上所有国家中,中国是最不适宜瓜分的。没有一个民族像中国人那样更齐一、更被古老的带子和魅力拴在一起的了?!薄芭分蘖星抗戏种泄馕蹲庞梦淞ρ狗鞑糠帧淳2欢系姆纯??!卑斯耐乘叩挛髟谛锤禄释赖谋ǜ嬷谐腥希骸爸泄褐凇泻形尴夼畈?。”

以上史料充分说明了义和团运动历史功绩。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妄想;也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充分暴露了它的腐朽和虚弱,加速了它的灭亡。

四、《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主要是按教材中的内容对条约的内容及危害进行分析,不必补充材料。最后总括其主旨,就是列强从经济、政治、军事上牢牢控制清政府,使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镇压中国人民反抗的工具,以达到永远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目的。

板书设计?

第八课

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1.义和团运动在山东兴起的原因

2.冠县起义和“扶清灭洋”口号的提出

二、义和团运动的发展

1.义和团运动向京津地区发展

2.清政府对义和团政策的变化

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其暴行

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爆发

2.义和团与清军抗击八国联军

3.八国联军侵略暴行

四、《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1.《辛丑条约》的签订和主要内容

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原因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篇七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识记:掌握1894~19xx年间列强侵华的主要史实。掌握《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内容。识记在侵华战争中中国人民应用反抗的事迹。

2.理解:理解掌握甲午战争以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的背景。分析两个不平等条约对中国产生的影响。理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过程。分析列强在这两次侵略战争中所作所为或所持态度及其原因。

3.拓展:通过分析通过分析在这两次侵华战争中,中国人民的不同态度,认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与中国人民中爱国人士的不屈不挠英勇奋斗的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学习,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索西方列强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原因和目的。

2.引导学生对不平等条约内容进行列表和纵向比较,让学生从中概括和归纳其危害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两次侵华战争中清政府失败的分析,培养出学生学生的为民族崛起而奋斗的信念。

2.在两次侵华战争中,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借此史实培养出学生不畏强权的精神。同时通过对欧美俄日等国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加深学生爱国注意情感。

3.通过对战中中人民所遭受的苦难,告诉学生们要珍惜和平,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奋斗。

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1.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

二、难点

《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教学方式

一、教学手段:讲授法为主,辅之以师生交流讨论

二、教学方法:列表法、比较法、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引言:由前段时间的钓鱼岛事件引出课题。

大家应该都知道中国与日本在外交上出现一个重大事件,这也直接导致中日关系更加恶化。中国渔船在钓鱼岛附近遭日本巡逻艇冲撞,中方船长被日本政府逮捕扣押。钓鱼岛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然而厚颜无耻的日本政府竟然宣称钓鱼岛的主权归他们。

2.导入新课:日本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前,从未宣称过拥有钓鱼岛的主权。那么,我们究竟是什么时候被暂时夺去钓鱼岛的主权?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首先,让我们来学习一下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

二、教授新课

(一)甲午中日战争

1.背景

日本:日本经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由于国 内市场狭小,因此萌生对????????????????????????????????????????????????????????????????????????????????????????????????????

外侵略野心。出台了大陆政策。(根本原因)

?亚洲:?? 朝鲜: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请求清政府出兵援助。(直接原因)

中国:清政府执政,腐败无能。

知识链接:大陆政策也称大陆经略政策,是日本自明治维新后,“不甘处岛国之境”,立足于用战争手段侵略和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的对外扩张政策,是日本近代军国主义的主要特征和表现。日本大陆政策于19世纪80年代趋于成熟,并在1894—1895年的甲午战争中得以实施。因此中日甲午战争本质上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日本近代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的必然产物。

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末日本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

?欧美: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处于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阶段。

2.过程

日本政府?时间?战役?清军?战争结果

正式宣战?1894年7月? 丰岛海战?8月迎战?甲午中日战争正式爆发

第一阶段?1894.9?平壤战役?失利,弃城逃走,退回国内?左宝贵牺牲, 叶志超弃城逃跑

1894.9?黄海大战?保船避战,退守威海卫?邓世昌等牺牲,双方损失相当。

第二阶段?1894.9?辽东战役?献船逃敌?旅顺、大连失陷,日军屠杀中国居民

1895.2?威海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灭?威海卫被攻陷。战争结束,清军惨败。

3.后果

1895年4月《马关条约》的签订

?内容:

割地:割辽东半岛、中国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钓鱼岛)

赔款: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

开埠: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特权: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影响:

提问:(根据《马关条约》的内容,你能不能分析出它对中国的影响?)

割地:中国的领土与主权的严重丧失。

赔款:加重中国人民负担;清政府举借外债,列强对中国控制加强。

开埠:列强势力深入中国内陆。

特权: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深远影响:对中国: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民族危机的加深刺激了国人,国内掀起救亡运动的高潮。洋务运动宣告失败。

对日本:增强日本侵略力量,促进日本国内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也使得日本对外扩张更加张狂。

对远东格局:“大陆政策”向前推进一步,日本控制了朝鲜。日本国际地位上升,中国下降。

对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思考:战争失败原因是什么?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原因:民族?;由?,反侵略斗争高涨;???????????? 帝国主义侵害程度最深

民间义和团组织的发展。兴起于山东的原因

教民矛盾

兴起:打着“扶清灭洋”口号,19xx年在京津地区发展形成高潮。

主要活动:反抗帝国主义。

对“扶清灭洋”口号的评价:首先,扶清灭洋的口号具有朴素的爱国意识,它反映了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矛盾的尖锐,能够广泛地动员群众参加反帝斗争。但是,扶清灭洋并不是一个科学的战斗纲领。扶清容易使义和团放松对清朝统治的警觉;灭洋又带有笼统的排外性质。这说明义和团对帝国主义和清政府的认识,还处于模糊阶段。扶清灭洋的口号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资料链接:中国在1894年的甲午战争中被日本打败,被迫在1895年签署马关条约,显示了之前的洋务运动失败,再次引起欧洲列强的野心。1896年,有意瓜分中国的欧洲强国,对清政府提出无理要求,并要求准许修建铁路和采矿。1897年11月,山东发生“曹州教案”,两名德国传教士能方济(franz niez)及理加略(richard heule)被冲入教堂的村民打死(起因不明)。德国立即作出了反应,乘机出兵占据了胶州湾和胶澳(今青岛)。德皇更对其舰队训言,谓:“如中国阻挠我事,以老拳挥之”。接下来的一个月,俄军进驻了辽阳南方的旅顺,英国和法国之后分别派兵占领威海和广州湾(现在广东湛江)。外国的进占,更激发起山东各地的排外情绪。1898年3月,拳民活动在山汤加剧。1899年,捐官出身的汉裔旗人毓贤出任山东巡抚,提出“民可用,团应抚,匪必剿”,对义和拳采用抚的办法,将其招安纳入民团。于是义和拳成了“义和团”,而口号亦由“反清复明”改成“扶清灭洋”义和团四处烧教会、杀教士;抵制所有外国事物和之前失败的“洋务运动”。

2.八国联军侵华

(1)原因

?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但是列强对此并不满足,妄图进一????????????????????? 步瓜分中国。(根本原因)

?随着民族?;募由?,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侵略的斗争日益加深。如口号“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直接原因)

(2)经过(1900~1901)【不计为教学重点,学生自主学习】

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给了西方列强侵略借口。19xx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发动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在廊坊附近遭到义和团和清军爱国官兵的顽强阻击,被迫退回天津。天津的义和团和清军爱国官兵也英勇打击侵略者。八国联军增派兵力,7月占领天津,随后再次向北京进犯。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3)后果

19xx年9月《辛丑条约》的签订

?内容

赔款:本息共计9.8亿两,以关税和盐税抵押,中国财政被列强控制。

在北京设使馆界,由各国驻兵?;ぃ晌肮兄?。

拆北京至大沽炮台,京津到山海关一带置于列强武装控制之下。

严惩反帝官吏,禁止中国人民成立参加反帝组织。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影响

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使中国税收受到列强控制。

“使馆界”实际上是“国中之国”,成为列强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清朝腹地京津至山海关广大地区,置于列强武装控制之下。

惩办支持义和团的官员,改设外务部,列强通过外交途径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

《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又一个不平等条约。列强除了穷凶极恶地对中国敲诈勒索外,还迫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课堂延伸: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比较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

性质?反封建反侵略?反帝爱国

指导原则与组织方式?统一的领导中心,与军事制度。《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自发松散的组织,无统一领导中心,无统一指导原则

对外关系?在平等基础上,与各国进行自由通商以及文化交流?盲目排外

斗争规模?坚持十四年,转战十八省?坚持两年,活动范围限于山东河北天津

结局?在中外势力联合绞杀下,皆以失败告终

启示: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不能制定科学的革命纲领,注定了农民阶级不能自己解放自己。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原因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篇八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反洋教斗争的发展;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扶清灭洋和安抚政策;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义和团运动的失败;《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2. 能力方面:

(1)通过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辛丑条约》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具体史实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的能力。

3. 态度、价值观方面:

(1)通过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义和团运动历史经验教训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农民阶级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任务。

4. 学法指导方面:

(1)引导学生将义和团运动与太平天国运动进行比较,找出共同点,区别不同点,学会类比方法。

(2)引导学生阅读和理解关于清政府对义和团改变策略的历史材料,分析清政府的真正意图,帮助学生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方法。

(3)引导学生分析《辛丑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危害,帮助学生完整掌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

重点、难点分析

1. 重点分析:

(1)扶清灭洋口号的提出,是本节重点之一。首先要注意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的危急形势下,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严重抉择。义和团这时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这正是当时中国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尖锐的集中反映,具有朴素的爱国意识,因而能吸引和动员广大群众向帝国主义侵略势力进行勇猛的冲击。但这个口号带有笼统排外性质,导致义和团对清政府放松警惕。

(2)《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这是本节教材的另一重点内容?!缎脸筇踉肌返那┒?,使帝国主义勒索到巨额赔款,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贫困和社会经济的凋敝;外国侵略军长期驻扎在中国的战备地要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国防安全;以武力为后盾的公使团,成了清政府的太上皇;清政府改变了外交机构的地位,使之更适合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需要;禁止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企图摧毁中国人民要求独立自由的民族民主运动,以达到永远奴役中国人民的目的。表现出帝国主义列强侵华的新特点和掠夺本质。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了。

2.难点分析:清政府对义和团的策略由剿灭改为招抚,这是学生较难完整掌握的一个问题。面临已经发展到北京皇城脚下的义和团运动,慈禧太后连续几天召开紧急的御前会议,研究对策。一派大臣主剿,另一派大臣主抚,争论很激烈。其实,两派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消灭主和团,只不过是手段不同而已。招抚的结果,义和团虽取得了合法活动的地位,但也因未能识破封建统治者的利用及欺骗阴谋,致使日后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课堂教学设计

师:19世纪末的中国,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在深重的民族?;媲?,资产阶级发动了维新变法运动。与此同时,农民阶级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而帝国主义为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些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一、 反洋教斗争的发展

师:请同学们回忆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生:(回忆、思考、作答)

师: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不仅通过战争攫取了大量特权,对中国进行政治、经济上的侵略,而且还凭借不平等条约,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

生:(阅读教材第97页小字,思考作答其说明的问题)

师: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外国教会和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越来越猖狂。从60年代以来,中国人民不断掀起反洋教斗争。德国强占胶州湾以后,山东各地人民反洋教斗争汹涌澎湃,终于酿成大规模的农民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板书二)

二、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1. 义和拳——民间秘密反清组织

师:义和团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主要成员是哪些人?

生:(根据已知常识回忆作答)

师:义和团原称义和拳,是民间秘密反清组织。以贫苦农民和手工业者为主,主要活动地区是鲁、直、豫。从义和拳到义和团,它是怎样形成一场大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的?斗争最先在什么地方爆发?

生:(看教材第97页义和团运动形势示意图,了解义和团运动兴起和发展的情况)

师:义和团运动为什么首先在山东兴起?

生:(在教师启发下,回忆、思考、讨论作答)

师:甲午战争中,山东受害最深;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首先从山东开始,德国强占、强租胶州湾;外国教会势力在山东非常猖獗;而义和拳的活动在这一带比较活跃;1898年,赵三多带领冠县义和拳攻打当地教堂,揭开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序幕。

2. 义和团运动序幕——冠县义和拳攻打教堂

师:义和团运动的序幕揭开了。什么时候义和拳改称义和团了呢?后来,又有了哪些发展呢?

生:(结合形势图,了解在冠县、平原、京津等地义和团的活动,掌握其兴起与发展的脉络)

师:1899年平原大捷之后,义和拳改称义和团,声势大振。19xx年,义和团进入京、津,斗争达到高潮。

3. 平原大捷——义和拳改称义和团,声势大振

4. 义和团运动高潮——义和团进入京、津

师:(辅导同学阅读教材第98页小字,了解义和团浩大声势)

生:(分析教材第98页材料,通过讨论,明确义和团运动的性质)

师:义和团最恨和约,误国殃民,表明了义和团运动的反帝爱国性质,斗争目标是指向帝国主义的。斗争中,义和团提出了什么样的口号?清政府对义和团采取的什么策略呢?(板书三)

三、扶清灭洋和安抚政策

师:为了把斗争锋芒指向帝国主义,义和团在斗争中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对这个口号,同学们有什么看法,请大家发表意见。

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阐述观点)

师:对这个口号的评价,要两点论,要从两个方面去看。首先,扶清灭洋的口号具有朴素的爱国意识,它反映了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矛盾的尖锐,能够广泛地动员群众参加反帝斗争。但是,扶清灭洋并不是一个科学的战斗纲领。扶清容易使义和团放松对清朝统治的警觉;灭洋又带有笼统的排外性质。这说明义和团对帝国主义和清政府的认识,还处于模糊阶段。扶清灭洋的口号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义和团运动的迅猛发展,给清政府带来什么影响?清政府对义和团采取了什么政策?

生:(思考并作答)

师:山东义和团斗争发展时,清政府曾派袁世凯疯狂镇压,现在为什么转而采取安抚政策,默许义和团为合法团体了呢?用意何在呢?

生:(分析教材第99页材料,弄清清政府对义和团策略转变的真正意图)

师:清政府的安抚政策,为义和团运动的继续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义和团控制京津,势不可挡。帝国主义为镇压中国人民的斗争,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板书四)

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 战争的爆发和廊坊、杨村之战

师:19xx年夏,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八国组成侵略联军,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从天津租界出发向北京进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正式爆发。在廊坊、杨村一带,侵略军遭到义和团和猛烈袭击,狼狈退回天津。6月下旬,清政府被迫宣战。

生:(结合教材第99页插图和小字,了解八国联军在大沽口登陆和进攻大沽炮台的情景)

2. 天津保卫战

师:侵略军攻下大沽炮台以后,大举向天津进犯。义和团猛烈打击敌人。守卫天津的清军将领聂士成阵亡。

生:(阅读教材)第99页小字,了解天津保卫战是义和团和清军联合抗击八国联军的战斗)

师:在保卫天津的战斗中,义和团和清军拼死坚守,多次打退敌人的进攻。但天津终于陷落。侵略军在天津成立都统衙门,实行殖民统治。北京的战况如何呢?

3. 义和团在北京的战斗

师:德国公使克林德枪杀义和团民。愤怒的义和团民向东交民巷的外国使馆发动猛烈进攻。知道克林德被打死后的事情和中山公园里的保卫和平坊吗?

生:(回忆联想,根据常识作答)

师:围攻使馆和攻打西什库教堂的战斗进行得十分激烈。

生:(结合教材第99页插图,了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主要史实)

师:清政府虽然被迫向各国宣战,但是没有真正抵抗的决心。慈禧太后很快就下令停止攻击使馆。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各国实行分区占领。联军统帅瓦德西在紫禁城内设立联军司令部,统治北京城。生:(阅读教材第101页小字和第100页材料,结合插图,认清八国联军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

五、义和团运动的失败

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带领光绪帝逃往西安。慈禧太后在西逃途中颁布剿匪上谕,命令清军对义和团进行残酷镇压。请同学们考虑,义和团运动是怎样失败的呢?

生:(思考、议论、作答)

师: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失败了。

生:(阅读教材第101页小字,分析说明的问题,讨论义和团运动的作用)

师:义和团运动这场伟大的农民反帝爱国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革命高潮讲的是什么重大斗争?和义和团运动比较,这两次农民斗争有什么相同点?

生:(回忆思考,讨论作答)

师: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协团运动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伟大斗争,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也都是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的,义和才运动抵挡不住帝国主义的侵略,也无法阻止中国在半殖民地的境况中沉沦下去。19xx年,《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板书六)

六、《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1.《辛丑条约》的签订

师: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是哪些国家?

生:(回忆作答)师:19xx年9月,清政府被迫与英、俄、德、法、美、日、意、奥以及比利时、荷兰、西班牙11国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生:(结合教材第102页插图,听教师讲述《辛丑条约》的签订)

2.《辛丑条约》的内容师:条约的内容有哪些?请同学们看书。

生:(在教师指导下阅读教材第102页,掌握条约主要内容)师:这些条约给中国造成了严重危害。

3.《辛丑条约》的危害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中国近代史上有赔款内容的条约有哪几个?赔款的数额是多少?

生:(回忆作答)

师:《辛丑条约》的赔款数额是多少?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生:(思考作答)

师:《辛丑条约》没有割地的条款,但有划使馆界和拆除炮台、允许外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的规定,你对此规定的严重性怎么看?

生:(讨论作答)

师: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这意味着什么?

生:(结合教材第103页小字,思考作答)

师:正如同学们所分析的,《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国家强加给中国的一个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缎脸筇踉肌繁曛咀胖泄胫趁竦匕敕饨ㄉ缁嵝纬闪?。

生:(做教材第103页练习题一,准确掌握义和团兴起过程。)

小结。(略)

【简评】历史课堂教学中,注意联系前后的知识,对历史问题进行比较、归纳是事半功倍的好办法。本节教案在重点难点问题的教学上使用了这一方法。教师在引导学生对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辛丑条约和其他条约对比、分析的过程中,注意了以下几点:一、提出的问题适应全体同学学习能力的提高;二、在阅读课文、补充材料,思考和讨论中进行师生双边多种形式的活动;三、引导学生更加关注义和团的历史作用和辛丑条约的影响。这样,本节课在能力、价值观等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程给人与润物细无声之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原因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篇九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基本史实。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中华民族有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义和团的英勇抵抗,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是阻止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

[重点和难点]

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辛丑条约》是本课的重点。

“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是本课的难点。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 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相关多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上节内容。

2)导入新课:

通过上述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并引出要学习的新内容。

3)讲授新课:

一、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义和团和部分清军取得廊坊狙击战的胜利,沉重打击了侵略者的气焰,粉碎了所谓“西方军队无敌”的神话。义和团在阻止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19xx年 8月北京陷落,慈禧太后挟光绪帝西逃,这是继四十年前(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之后,北京城又一次为列强所占领。(建议复习比较北京两次被列强占领的史实)

二、《辛丑条约》

1.《辛丑条约》同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的国家,除出兵中国的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之外,还有比利时、西班牙、荷兰三国,共十一国。

2.《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条约的主要内容,教材列举了四点,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四个方面归纳记忆。

第一,经济上,“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

第二,政治上,“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第三,军事上,“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第四,外交上,“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ぃ蛔贾泄司幼??!蓖ü缎脸筇踉肌罚酃饕辶星慷灾泄辛擞忠淮魏颂诺木寐佣?,并使清朝的都城置于帝国主义列强的武装控制之下,最终确立了清政府为帝国主义列强忠实走狗的地位。???????????????????????????????????????

3.《辛丑条约》给中国造成的严重危害是本课的难点。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通过对条约主要内容进行分析,而后再指导学生对《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进行对比分析,以深化学生对《辛丑条约》严重危害性的认识。

4.小结:本课教学内容完成之后,可以简单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进行列表归纳,结合活动与探究1进行小结指出: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已经完全沦为列强的半殖民地。(可播放多媒体vcd)

5、练习:材料题“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不到三月遍地红,个个拿起刀,保国逞英雄”

①该材料反映的是什么运动?该运动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②该组织的原名叫什么?主要成员由哪些人组成?

③该组织提出了什么口号?材料中哪句话表明了该团体斗争的目的?

④以慈禧为首的统治阶级出于什么目的允许该组织“不到三月遍地红”?

⑤该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6作业: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进行对比分析,进行知识的横向联系,以深化学生对《辛丑条约》危害性的认识。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发表自己独特见解或论点,并结合史实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论证。

附:板书设计

一、? 义和团运动于1898年在山东冠县 “扶清灭洋”大旗,

二、?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间是19xx年,有英、美、俄、日、法、德、意、奥;

三、? 《辛丑条约》签订的时间,内容,影响(或危害)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原因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篇十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基本史实。??? 2.掌握《辛丑条约》的内容和 影响。

3.认识义和团的英勇 抵抗,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是阻止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

学习重点: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

学习难点:分析 《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

二、?前置自学:(自主学习,充分准备)

1.目的:?????????????????????????????????????????????????????????????? 。

2.时间:????????? 至?????????? 。

3.国家:?????? 、????? 、????? 、?????? 、??????? 、??????? 、???????? 。

八????????? ①八国联军两千多人在英国海军司令?????????? 率领 下,

从??????? 到???????? 向???????? 进犯。

国? 4.经过: ②侵略军在??????? 被???????? 围困,死伤多人,逃回天津。

③19xx年8月, 侵略军攻占???????? ,慈禧太后和???????? 仓皇出逃。

联? 5.结果:???????? 战败,??????? 年被迫签定《????????????????? 》

①??????????????????????????????????????????? 。

军? 6.《辛丑条约》的内容:②???????????????????????????????????????????????? 。????????????????????????? ③???????????????????????????????????????????? 。

④??????????????????????????????????? 。

华?????????? ①??????????????????????????????? 。

7.影响:②??????????????????????????????????? 。

③??????????????????????????????????????????????????????????????? 。

④????????????????????????????????????????????????????????????? 。

三、?展示交流(对桌相互检查)

四、?合作探究

1.结 合《辛丑条约》的内容,分析它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2.根据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是怎样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五、?当堂测试

(一)单项选择

1.义和团运动最早兴起于(??? )?? a.山西?? b.山东、直隶?? c.北京?? d.天津

2.下列条约中,属于《辛丑条约》的内容有(?? )

a.赔偿各国军费白银2亿两???????? b.允许各国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d.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

3.“保证禁止中国人民参加反抗侵略”这一 内容体现在下列哪一条约中(??? )

a. 《南京 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4.外国侵略者发动的下列侵华战争中,攻入清朝都城的是(???? )

①鸦片战争??? ② 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 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②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

5.中国完全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是在(??? )

a.鸦片战争后??? b.马关条约》签订后???? c.《辛丑条约》签订后???? d.洋务运动后

6.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 )

a.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 b.反帝爱国运动? c.农民反封建运动? d.救亡图存的改良运动

7、“紫禁城内各宫殿,尽为寇兵分图占据,三海寿山、颐和园等 处……各宫中历代珍异皆为日人捆载以去”。这则材料反映的是列强发动的哪一次侵华战争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8、近代时期,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的标志是

a.甲午战争清政府的惨败??????????? c.《辛丑条约》的签订

b.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d.义和团运动的失败

9、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中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这里的“两度劫”发生在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中日甲午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

a. ②③????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10、中国近代史上俄国是侵略中国的主要国家之一。下列外国列强侵华史实中俄国参与的有?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对新疆的争夺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六、教(学)后记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原因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篇十一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主要史实,掌握《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

2、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分析《辛丑条约》的签订给中华民族造成的严重危害,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

3、通过学习义和团的英勇抵抗,认识到中华民族有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学习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重点难点】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

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

【自学指导】

一、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1、阅读导言框内容,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2、何时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斗争矛头是什么?

3、八国联军是指哪八个国家,他们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什么?由谁率领?

曾在哪里被义和团围困?

4、阅读20页第二段结合21页插图了解八国联军在北京的罪行

列举比较北京两次被列强占领的史实:

二、《辛丑条约》

1、《辛丑条约》签订的时间和双方代表各是什么?

2、《辛丑条约》的内容:

3、《辛丑条约》的影响:

【思维拓展】

《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有人指出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这种说法是否有道理,为什么?

【自我评价】掌握的??? 很好?????? 好?????? 一般

【学习心得】?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原因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篇十二

课标要求:列举1840年至19xx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

复习内容: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的签订以及对中国的危害、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义和团运动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以及对中国的危害

复习重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复习难点: 《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内容及对中国造成的危害

自主学习:

一、?甲午中日战争

1.原因? 根本原因:日本????????? 后,蓄谋侵华。

导火线:朝鲜爆发?????????

2.过程:

爆发:??? 年????? 海战,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平壤战役:清军陆战失利,退出????? 。

黄海战役:中方损失略大,但?????????? 。??????? 保船避战,命令北洋舰队退守???? ,????????????? 日军控制黄海?????? 权。

进攻中国:日军进攻????? 半岛和????? 半岛,占领????? 、????? 等地;????? 年初日军攻占??????? ,????????? 全军覆没。

3.结果:中国战败,????? 年4月被迫签订《????????? 》。

(1)割:?????????????????????????????????????????????????????????????????

内 (2)赔:?????????????????????????????????????????????????????????????????

容 (3)开:?????????????????????????????????????????????????????????????????

(4)允:?????????????????????????????????????????????????????????????????

影响:使中国的????? 和????? 进一步遭到破坏,中国社会????????????????? 大大加深。

巨额赔款???????????????????????????????????????????????????????????????????

新通商口岸?????????????????????????????????????????????????????????????????

允许投资设厂???????????????????????????????????????????????????????????????

刺激列强的侵略野心,列强???????????????????????????????????????????????????

客观上刺激了中华民族的真正觉醒。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甲午战争引发列强????????? ,使中国????????? 加深,?????????? 日益高涨。

1.背景????? 年打着“????????? ”的??????? 运动在????? 地区形成高潮。

列强借口镇压??????????? ,发动侵华战争。

2.过程:

(1)爆发:??? 年6月,??????????????????????? 八国联合发动战争,由??? 向????? 进犯。

(2)顽强阻击:??????? 和清军????? 官兵在????? 和????? 英勇抗击侵略者。

(3)攻陷北京:??? 年7月,??????? 率领八国联军占领????? ,8月攻陷????? 。

(4)妥协投降:??????? 携??????? 西逃,并命令清军镇压??????? ,部署与侵略者“????? ”。

3.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 》。

内容:(1)赔:????????????????????????????????????????????????????????????????

(2)设:????????????????????????????????????????????????????????????????

(3)拆:????????????????????????????????????????????????????????????????

(4)惩:????????????????????????????????????????????????????????????????

(5)改:????????????????????????????????????????????????????????????????

影响:(1)巨额赔款????????????????????????????????????????????????????????????

(2)“????????? ”成为列强侵华的????????? 。

(3)清朝腹地????? 至??????? 地区置于列强????????? 之下。

(4)列强通过????? 加强了对????????? 的控制。

(5)清政府成为??????????? 统治中国的????? 。

(6)标志着中国????? 陷入???????????????????? 的境地。

合作探究:

1.阅读材料

材料1 中日《马关条约》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

这个规定对日本最大的经济作用是:

材料2 “痛哉!吾台民,从此不得为大清国之民也!吾大清国皇帝何尝弃吾台民哉!……吾民……非丧于倭奴之手,实丧于贼臣李鸿章、孙毓汶、徐用仪之手也?!?/p>

这篇檄文反映的史实是:

材料3 1995年4月,中国台湾百人团来到日本,在当年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的春帆楼举行纪念会,说《马关条约》让中国台湾脱离中国是中国台湾人不幸中的大幸。

①材料2和材料3的表现有什么不同?

②试结合《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影响及当代史实,谈谈你对材料3的认识。

2.写出以下诗句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并按顺序进行排列

①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 _______________

③ “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____________

④ “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____________

⑤ “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魑魅” ____________

⑥“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打起包裹回家去,还是当长工。” ____________

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开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并行前进、交错发展的历史脉络。列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侵略战争,把中国推向灾难的深渊;中华民族不畏列强进行艰苦的抗争。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近代史上,列强发动了哪几次重大侵华战争?战后同清政府分别签订了哪些主要条约?对中国社会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2).请列举四例说明中华民族的抗争主要有哪些。这些抗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

(3).这段历史给你的启示是什么?在今天的和平时代,我们应该体现出的中华民族精神主要有哪些?

知识检测:

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不同于两次鸦片战争的是

a.威胁清朝统治中心京津地区 ?? b.以镇压中国人民革命斗争为直接目的

c.遭到中国军民的英勇抵抗?? d.试图以武力实现其侵略目标

2、《辛丑条约》的内容中,最能说明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是

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b.中国内地全部开放通商

c.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d.设立总理衙门

3、面对甲午战争后严重的民族?;?,中国社会的反应是

a. 即茶坊、酒肆之中,亦大书“免提时事”四字

b.清政府没有进行任何方面的改革

c.中国社会各阶层以不同形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

d.只有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展了救亡图存的斗争

4、“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与此诗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马尾海战????????????????????? b.丰岛海战

c.黄海海战????????????????????? d.威海卫战役

5、《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在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是()

a.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b.在苏、杭富庶地区开放新的通商口岸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给予日本巨额赔款

6、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代表了帝国主义列强的普遍要求。这里的“要求”是指()

a.实施“以华治华”策略???????? b.满足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

c.阻止英国势力独霸中国???????? d.展开对中国长江流域的争夺

7、在近代史上列强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沉重灾难,下列条约全部含有赔款项的是()

a.《南京条约》、《望厦条约》、《天津条约》、《虎门条约》

b.《望厦条约》、《黄埔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c.《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d.《虎门条约》、《黄埔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8、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贝哟丝梢浴叭我獬庠鹨磺卸源夤瞬怀浦暗闹泄倮簟薄U庵肿纯鲇Τ鱿衷谙铝心母鎏踉记┒┖蟆?/p>

a.《辛丑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望厦条约》

9、《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庇肷鲜瞿谌萦泄氐睦肥录?)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法马尾海战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10、《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贝又锌梢钥闯龅贾轮泄岳疵褡骞ひ稻俨轿璧囊桓鲆蛩厥?)

a.外资工业在中国的兴起????????? b.民族工业没有技术优势

c.民族工业没有资本优势????????? d.外资工业享有免税特权

11、“紫禁城内各宫殿,尽为寇兵分国占据。三海、万寿山、颐和园等处……各宫中累代珍异皆为日人捆载以去?!闭馐侵改囊淮吻只秸?/p>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12、“西方人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来祝贺中国进入了20世纪”。这里的“礼物”是指

a.火烧圆明园?? b.割占祖国宝岛台湾?? c.签订《辛丑条约》? d.提出“二十一条”

知识拓展:

资本输出:是资本主义发展高级阶段对外经济侵略的主要手段?!白时臼涑觥敝缸时局饕骞椅竦酶叨罾螅霉W时鞠蚱渌彝蹲驶虼?。资本主义列强对华经济侵略在19 世纪70年代以前以商品输出为主,但也开始了早期的资本输出。19世纪晚期后,西方侵华以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

甲午中日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1)、政治上:甲午中日战争使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由商品输出——资本输出),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亡国灭种之祸迫在眉睫。

(2)、经济上: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社会的 自然经济 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初步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奠定了基础。

(3)、思想上: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从单纯的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转向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先后提出了维新变法思想和民主革命思想。

(4)、宣告洋务运动破产

(5)、促进了中华民族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救亡运动不断高涨,从而大大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步伐。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政治上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戊戌变法,农民阶级掀起了义和团运动;其二,经济上出现了办厂自救,振兴实业,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爱国热潮。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久777777人人人视频 | 久久久久久人妻无码 | 久久久久久a亚洲欧洲av冫 |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观看 | 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极品粉嫩小泬无遮挡20p | 午夜免费观看_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不卡 | 亚洲婷婷综合中文字幕第一页 | 人妻聚色窝窝人体www一区 |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澳门 |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字幕在线视频 | 男人天堂网站在线 | 99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牛牛四川 | 色在线网 | 日韩久久无码免费毛片软件 | 亚洲精品9999久久久久无码 | 欧美蜜桃臀在线观看一区 | 在线观看三级视频 |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 | 99蜜桃在线观看免费视频网站 | 亚洲av日韩aⅴ无码色老头 |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国产真实露脸乱子伦 | 久久精品爱 |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re | 亚洲国产经典 |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百度影院 | 亚洲人成色7777在线观看 | 亚洲最大免费视频网 | 国产精品麻豆欧美日韩ww | 女人下边被添全过视频的网址 | 欧美肉大捧一进一出免费视频 | 国产精品白丝喷浆 | 九九九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996久久国产精品线观看 | 国产成人无码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 又污又黄又无遮挡的网站 | 美女被按在的视频网站观看 | 成人免费真人毛片视频 |